索引号 | 53040020152321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12-29 |
抚仙湖非工程护湖措施呈现六大亮点
渔政整治成效明显、非机动船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一级保护区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污染隐患排查力度逐步加大、防范水生态风险措施有力、沿湖环境卫生市场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记者从市抚仙湖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加强抚仙湖日常巡查监管,并积极通过一系列非工程性措施,有效缓解了抚仙湖沿岸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不文明行为对母亲湖的伤害。
为了更好地保护抚仙湖,“十二五”期间,我市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非工程性措施,并以花钱少、效果显著赢得了各界好评。
渔政整治成效明显。严厉打击电力拖捕、电瓶入湖的灯光诱捕、违规使用助推器、大漂网等对抚仙湖渔业资源危害较大的偷捕行为,取缔了多年屡禁不绝的电力拖捕。
非机动船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规范非机动船只管理,入湖非机动船只从2010年的2600只下降到了现在的1838只,有效减少了水上安全事故,维护了抚仙湖水生态环境。
一级保护区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市县联合开展一级保护区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对破坏水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巡查和处罚,对通向湖滩的路口进行排查封堵,湖滩洗车洗狗、搭棚露营等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
排查力度逐步加大。截至目前,组织开展4次专项整治行动,对沿湖宾馆、酒店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对重点污染源和污染隐患进行了整治。
防范水生态风险措施有力。制定《玉溪市防范抚仙湖水质下降风险发生实施方案》,科学分析和研判抚仙湖水位、水质变化情况趋势,积极做好取水量调查和用水调配,大力倡导节约用水,督促取水户进一步制定节水方案和节水措施,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坚决查处无证取水、违规取水等违法行为。
沿湖环境卫生市场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推行沿湖环境卫生市场化运作,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和保洁监管,整合县属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及社会团体的力量,深入开展“四清”保洁活动,提升群众意识,每年可削减3.6万吨垃圾入湖,有效减少了垃圾入湖污染。
通过非工程性措施,抚仙湖水政、渔政、水上安全、在建重大项目监管等核心工作成绩斐然,及时制止和严格处罚了在一级保护区内私搭乱建、违规围湖造滩、违法排污及违规取水等行为,使抚仙湖湖泊水生态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记者 邢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