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52325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08-05 |
上半年我市农业经济稳中向好
记者从7月30日市农业局召开的全市农业推进会获悉,全市小春粮食实现增产,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结构调整在带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农民收入保持继续增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1至6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4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1元,同比增长10.8%;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同比增长11.2%。
小春粮食实现增产。全市完成小春粮食面积53.1万亩,比上年增加0.3万亩;粮食产量达8791万公斤,比上年增加548万公斤。
特色经济作物持续快速发展。完成蔬菜面积118万亩,预计产量达203万吨;新发展水果4.55万亩,全市在园水果面积达到49.8万亩;完成花卉面积4.44万亩;种植烤烟59.6万亩。
畜牧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上半年生猪存栏157.3万头,同比增长3.8%;肥猪出栏146.8万头,同比增长6.9%。牛存栏27.4万头,家禽存栏1899.3万只,家禽出栏1873.8万只,禽蛋产量6.1万吨;完成肉蛋奶总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15.5%。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开展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水产品、农资打假7个专项治理行动。上半年农业部和市农业局两级检测综合合格率为98.2%。
农产品出口增势不减。上半年全市农产品自营出口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57.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5%。其中出口水果1.45亿美元,同比增长94.9%;新鲜蔬菜0.5亿美元,同比增长6.8%。
结构调整成效突出。小春作物呈现出“四增三减”的特点,即经济效益好的冬蔬菜、冬马铃薯、冬玉米(甜脆型)和冬季畜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较差的冬油菜、冬大豆等面积减少。“四带”建设成效明显,压缩甘蔗3万多亩,同比减少15.2%;调减烤烟9.1万亩,减少13.3%;增加蔬菜5万多亩,同比多12.1%,新增水果4.55万亩。推进城镇郊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农业示范,实施水旱轮作示范3.2万亩、种养结合示范0.3万亩、稻田养鱼3.2万亩。完成抚仙湖径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一期项目,调整种植业结构0.88万亩,建成4个种养结合封闭运行的循环农业示范场。(记者 邢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