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3628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12 |
红塔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贯通式教育新模式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施宇
8月11日,红塔区首所探索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公办学校——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揭牌成立;8月28日,玉溪第五中学正式挂牌成为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玉溪五中校区,与玉溪师院附中探索初高衔接教育合作;9月以来,红塔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与玉溪师范学院洽谈幼小衔接教育合作……
2025年以来,红塔区围绕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上台阶、进前列”目标,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政策引领、校地合作、资源共享等系统性举措,积极探索贯通式教育新模式,着力在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各阶段建立起有机衔接的育人链条,打破学段壁垒,推动各学龄阶段课程体系、学生素养、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贯通,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小初衔接:实行九年一贯制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它有哪些特点,对学生成长和学习有何帮助?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高铁新城的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进行了解。该校占地68.28亩,建有2栋综合教学楼、1栋综合办公功能楼、报告厅、食堂、舞蹈排练厅、体育馆及户外运动场地等,规划设置54个教学班,可容纳2520名学生。目前,该校一至六年级共29个班,在校学生共1230人。
“8月11日,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揭牌成立。这是玉溪师范学院与红塔区政府继合作创办玉溪师院附小之后,再度牵手合作创办的学校,旨在探索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模式,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玉溪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杨琼英介绍,“我们提出的九年一贯制并非简单的‘6+3’,即6年小学与3年初中合并,而是围绕‘9>6+3’的整体育人理念,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改革入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成长需要,设计连贯而又有梯度的课程,构建义务教育九年一体化课程体系。”
“九年一贯制能通过规模效应整合人力、场地、设施等资源,将玉溪师范学院的教育资源优势落地转化为学校发展动能,契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杨琼英介绍,一方面,从低年级到九年级的连贯校园环境,能减少升学带来的身心适应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大手牵小手”等混龄活动丰富同伴互动,能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搭建天然平台,让成长和学习更具连续性与稳定性。
为建强教师队伍,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通过区外引进、区内选调、提前校招等方式选拔优秀教师,并依托玉溪师范学院丰富的教育资源,未来将构建跨学段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推行教研交流常态化与“大循环任教制”,引导教师从九年长周期视角理解学生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据了解,2026年,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计划招收6个班270人;初中部首次计划招收6个班300人,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将严格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划片入学的规定,对周围商住小区进行划片招生。同时,实行自主招生,剩余学位将用于与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和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开展深度合作,打破学段壁垒,探索九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目前,学校正按九年一贯制办学需求研究校舍等改扩建方案,预计新建2幢标准化学生宿舍楼,满足24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的住宿需求。
初高衔接:搭建联合教研机制 强化课程知识衔接
“同样是‘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要求识别现象,高中阶段则需要理解本质……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与递进,正是贯通式教育的核心命题之一。”9月22日至26日,玉溪五中的4位骨干教师与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共同参加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中高考试题研究成果展示研讨,通过聚焦教学重点与备考方向,切实提升教学研究与备考能力。
这一教研联动的背后,是更为系统的教育改革布局:为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初高中教育深度衔接,红塔区政府与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玉溪五中于今年8月28日挂牌成为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玉溪五中校区,将从联合教研、课程共建、学生互动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共同探索贯通式教育新模式。
“在此框架指引下,玉溪五中与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级领导围绕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多次深入研讨《初高衔接教育合作方案》,初步达成合作共识,扎实推进阶段性工作。”玉溪五中校长张兰珍介绍,教师层面,玉溪五中通过联合教研机制,选派骨干教师与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共同研讨重点课程内容,以“高中视野”反哺初中教学,精准提升教研和备考能力;学生层面,强调“体验先行”与“能力为本”,举办“高中学长返校宣讲”“高中校园实地体验”等活动,覆盖400余名初三学生,激发学生对高中学习的向往。同时,启动对初二、初三尖优生的拔尖创新培养,避免简单超前授课,着力塑造学生高阶思维、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
张兰珍表示,下一步,玉溪五中将继续深化与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务实合作,共同探索衔接课程模块建设,联合开设“创新素养预备营”,实现对拔尖人才的早期识别与跟踪培养。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筑牢小学学习基础
“家园之桥,是用一颗颗真心、一滴滴汗水、一点点坚持、一寸寸温度,慢慢织就的。”“习惯养成比知识灌输更重要。”……10月25日,红塔区第一幼儿园开展“经验传帮带 成长加速度”家园沟通专题分享会,这些凝聚着教育智慧的话语,正是该园践行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秉持这一理念,红塔区第一幼儿园一方面着力向家长传递科学教育观念,引导家庭避免“超前教育”,形成家园共育合力;另一方面深度参与一体化教研,聚焦幼儿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为孩子后续学段衔接筑牢基础。这份对“衔接”的重视,也推动着协同育人的理念向小学阶段进一步延伸。
今年9月以来,红塔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与玉溪师范学院洽谈幼小衔接教育合作,让“幼”“小”过渡的衔接链更加清晰。“在贯通式教育里,幼儿园是起点,核心不是让孩子提前学知识,而是帮助孩子打好终身发展的底子,把好习惯、好能力、好品格的‘根基’扎稳。”红塔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刘红英介绍,在具体实践中,红塔区第一幼儿园始终注重核心能力培养,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着力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合作、创新、探究等关键能力;针对幼小衔接,不仅与体系内小学提前对接,逐步调整孩子作息,适当增加小组讨论、任务式活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课堂模式,还组织幼儿走进小学实地体验,真正实现幼小无缝衔接,让教育链的第一环更加紧实有力。
从幼小衔接习惯培养到初高中知识素养顺畅衔接,从校际合作框架搭建到联合教研机制深度落地,从课程体系协同共建到资源共享平台持续完善……当前,红塔区贯通式教育发展正迈出坚实步伐,各学段打破壁垒、紧密联动的育人格局初步形成。
“贯通式教育改革精准回应了社会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将推动基础教育生态实现系统性升级。”红塔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云介绍,下一步,红塔区将牢牢把握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与玉溪师范学院合作办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教育供给结构;通过构建连贯的培养目标、搭建顺畅的知识衔接体系、整合高效的教育资源,聚力提升幼小初高贯通式教育发展质量,为红塔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相关阅读:
- 红塔区“119”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 2025-11-12
- 红塔区2025年总河长暨总林长会议召开 2025-11-12
- 右所镇多举措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 2025-11-12
- 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中心卫生院零星修缮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11-11
- 华宁县宁阳综合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遴选合作经营商项目招标公告 2025-11-11
- 杨政昆到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调研 2025-11-11
- 玉溪市红塔区医疗共同体财政一体化接口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邀请函 2025-11-10
- 让老人有一个温馨开放的家——江川区探索养老领域“公建民营”模式 2025-11-10
- 红塔区凤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构建普惠养老新模式 2025-11-10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