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3866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3-04-17 |
澄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近年来,澄江市以抚仙湖保护为统领,围绕“节水、减肥、降药、控粪污”,实施土地集中流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畜禽水产养殖全面退出和农业循环用水五大举措,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土地集中流转,打通面源污染控制堵点。抚仙湖流域耕地面积为17.58万亩,截至去年底已累计流转14.6万亩,径流区内流转率达83%,涉及群众12.3万人。通过“政府+平台+龙头企业+新型主体”种植模式,实施休耕轮作和建设森林抚仙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从流域系统治理的观点出发,在污染物产生和输移最集中的重点区域,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单位面源营养负荷,解决源头减量难点,2022年种植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6.86万亩。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绿色有机种植。全面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为主的绿色种植模式,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去年,建成高标准农田0.6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4.7万亩,推广蓝莓水肥一体化0.1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万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2.1万亩、绿色防控51.5万亩次、统防统治31.27万亩次。
在2018年退出畜禽养殖场(户)1090户139.67万头(只)的基础上,2022年6月,澄江市全面退出以半山区为主的零散畜禽养殖户2779户3.1万头(只),退出径流区库坝塘水产养殖户152户1275亩。
实施农业循环用水,加快构建“调蓄带→中心机房→管网→农田→沟渠→调蓄带”大循环系统。划定农田网格,建立农田尾水回收小循环系统,实现小循环与大循环融合。2022年,澄江市投资1亿元,在右所、龙街片区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划定农田网格20个、配套主管网,建成水肥一体化1.2万亩,引导蓝莓种植企业发展蓝莓全基质无土栽培,配套农业大棚、水肥一体化、农田尾水收集系统等设施0.3万亩。
目前,抚仙湖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土地流转前的化肥、农药、水用量分别为5616吨、205吨、2880立方米,土地流转后的化肥、农药、水用量分别为1288吨、25吨、889立方米。(玉溪日报记者 陈佳)
相关阅读:
- 澄江市紧密型医疗共同体云南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DRG平台服务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2025-04-02
- 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04-02
- 澄江市委常委会召开第152次(扩大)会议 2025-04-02
- 知名主播董宇辉携“与辉同行”团队开启澄江文化探秘之旅 2025-04-02
- 澄江:新就业群体政策宣讲活动举办 2025-04-02
- 澄江公路分局2025年运输服务采购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4-01
- 澄江公路分局2025年运输服务采购项目流标公告 2025-04-01
- 曲江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含勘察)报告编制技术服务成交公告 2025-04-01
- 澄江市2025年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路居红石岩农业智慧数字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三次)流标公告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