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11470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12-24 |
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接受“国检”
按照《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的通知》要求,12月22日至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复核工作组到我市,开展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绩效评价现场复核。这是对我市海绵城市三年建设成果的一次“国检”。
在23日召开的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汇报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德华说,三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把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克服技术难关和融资难关,全面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玉溪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防洪能力不断提升,水体环境明显改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城市面貌和营商环境大幅提升,试点经验还扩展到了我市“三湖”生态保护治理、县城提质扩容的过程中,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张德华表示,此次复核是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结和提升。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配合做好绩效评价现场复核各项工作。对于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市将虚心接受积极改进,不断提升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复核组组长章林伟在安排部署此次绩效评价工作时谈到,希望通过此次复核,进一步提炼总结玉溪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和模式,以便在云南省、西南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复制,并带动海绵城市的理念、技术方法及相关产业发展。
此次复核工作,专家组通过查阅与核实资料、专家提问相关部门答疑等方式开展,并分两组到实施了海绵改造工程的道路广场、调蓄设施等地进行实地检查。
据了解,2016年4月,玉溪市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三年来,试点区内城市内涝、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并探索出一条属于高原坡地型城市特有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总结出“共建+组织+宣传”三措并举的玉溪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模式,构建了“立法+规章+标准”三管齐下的全域推进保障体系,形成了立足高原干热性气候特征的海绵本地化基础数据库,打造全域“绿屏蓝网”大海绵系统,开创了玉溪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魅力之城建设新局面。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相关领导陪同专家组复核检查。(玉溪日报记者 李晓兰)
相关阅读:
- 上周(7月21日至27日)我市物价2涨1跌9平 2025-07-30
- 市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研究我市经济运行等工作 2025-07-28
- 本周(7月28日至8月3日)我市多阵雨 前期天气晴热 2025-07-28
- 周建忠胡江辉调研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工作 2025-07-25
- 胡江辉调研我市部分工业企业 2025-07-24
- 上周(7月14日至20日)我市物价2跌10平 2025-07-23
- 青春铸检魂 热血护正义——记元江县人民检察院青年检察官窦茜 2025-07-22
- 玉溪国业物业集团有限公司智慧物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采购需求征集公告 2025-07-21
- 我市召开2025年假期暑期汛期防溺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025-07-21
- “国歌铸魂”大思政课建设联盟在我市揭牌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