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5828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06-27 |
财政助力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我市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精准发力,为我市打赢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面貌和贫困户命运的“五场硬仗”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
打好产业扶贫硬仗。2018年,全市投入产业项目资金5292.27万元,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依托,大力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意愿、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加强产销对接,防范市场风险,推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以财政资金为纽带,一批特色产业村涌现,农户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达713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956 户,涉及6.45万农民,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8.8%,比2017年提长31.9个百分点。
打好就业扶贫硬仗。2018年,投入就业扶贫资金5375万元,计划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1.54万人次,实际完成2.9万人次,其中技能培训6179人次、创业培训1825人次,计划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900人,完成11774人。让贫困户家庭成员掌握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可有效提升就业率,在家务农能提高种植水平。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2018年,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64万元,全市1277户5246人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实现入住,78个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并验收,完成复垦复绿75804平方米。
打好生态扶贫硬仗。2018年,财政部门整合1.12亿元项目资金,支持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4.76万亩、天然林停伐补助19.47万亩、木本油料提质增效面积30万亩、聘用生态护林员精准扶贫504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扶贫机制,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等项目以及生态公益性岗位、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2018年,全市共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6.56亿元,9个县区均实现了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等化,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实现“零”辍学;投入健康扶贫资金90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大病救助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住院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我市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实现了有效衔接,做到应保尽保,低保标准提高到3500元/年/人。另外,全市2018年投入资金2500万元,完成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10909户,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400户。
据了解,2018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8056万元,比2015年增加12838.15万元,年均增幅4279.38万元,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农口部门资金比重从2015年的20.03%增加到52.08%,在中央和省级投入资金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41.53%增加到121.37%。
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同时,我市财政部门不断探索财政扶贫方法和扶贫资金监管新模式,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金监管,为帮助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筑牢了根基。(玉溪日报记者 邢定生)
相关阅读:
- 玉溪海关助力华宁柑橘走向国际市场 2025-04-02
- “银龄医师”郭春平:助力基层医疗 再践医者使命 2025-04-02
- 通海:种植彩色水稻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4-01
- 通海:种植彩色水稻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4-01
- 区纪委监委澄清正名助力干部轻装上阵 2025-03-28
- 澄江市纪委监委精准监督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5-03-26
- 通海“婆媳座谈会”助力家庭和谐 2025-03-24
- 实干攻坚破难题 奋楫笃行谋新篇——访通海县委书记王鹏 2025-03-20
- 347名“银龄医师”助力健康玉溪建设 2025-03-19
- 347名“银龄医师”助力健康玉溪建设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