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4833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05-24 |
党建引领海口社区村美民富
走进澄江县海口镇海口社区,宽阔的活动广场、干净的村庄巷道、独具特色的民居,再加上如诗如画般的抚仙湖美景,让人不禁羡慕起生活在这里的村民。
谈起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许多村民告诉记者,几年前大家的居住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之前的房子有土木结构,也有用空心砖砌的。有的地方连三轮车、摩托车都进不去,坑坑洼洼、又窄又挤,根本不像现在这样宽敞干净。”村民张树德边介绍边带着记者在村子里感受。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紧邻抚仙湖的海口社区曾经依靠抚仙湖岸边的温泉资源,把旅游服务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如今,面对抚仙湖保护的新形势,海口社区在推进封闭沙滩、农危改、产业转型等工作中遇到了一系列难题。面对困难,海口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一度不知如何下手,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工作难推进成为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症结”所在。
“想来想去,事情还得靠人来干。最先干事、最该干事的人,就是我们党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党员身上,让党员先带头,做给群众看,再带着群众干!”海口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灿说。
刘灿告诉记者,由于村庄紧邻抚仙湖边,建房用地审批严格,社区多年没有划批宅基地,群众建房往往是见缝插针、杂乱无章。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2015年海口社区启动实施一二三组农危改建设工作,但由于要改直、扩宽道路,建设公共活动场所,社区部分群众的烤房、畜圈等需要拆除,成为工作中最难啃的“骨头”。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海口社区的做法是:党员入户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不但要带头做,还得做出样子来。
“先让社区党员干部带头,无偿拆除自家的猪圈、烤房,甚至有的党员干部不建一寸房,划不到一寸地基,还把自己投入几万元辛辛苦苦建起来的烤房全部无偿拆除,就这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农危改这项工作推下去,最后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灿说,“一组、二组、三组的60多名党员都行动起来,涉及要拆除的党员户马上就动,没有涉及的及时到群众家中做工作,帮着一起干,让这项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为了更好地保护抚仙湖,2015年海口社区封闭了沙滩,这给当地的农家乐经营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党员蓝德经营着一家宾馆,没有了热水和沙滩资源,来住宿的客人明显减少,收入也有所下降。
“刚开始心里肯定会有想法,但从长远看,这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抚仙湖边的人都应该做的。更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带好头。”为此,蓝德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还带着家人一起做起了周边经营户的工作,向大家宣传各项护湖措施,说道理、讲政策,用实际行动带领大家一起爱湖、护湖。
“虽然大家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一定影响,但社区也在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企业,让食用玫瑰种植逐步替代西蓝花、四季豆为主的蔬菜种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想方设法帮助大家增收。”刘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农户以每亩2000元的租金把土地流转给玫瑰花种植公司,公司反过来又聘请了农户进厂打工,每天可解决全社区40到50名群众就业,成为海口人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海口社区居委会的白墙上,一个寓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志十分显眼。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标志是海口社区围绕保护抚仙湖开展党建工作的缩影,更是在新时代下为社区居民描绘了一张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共同参与,共建湖清民富美丽海口的奋斗蓝图。(玉溪日报记者 夏娜)
相关阅读:
- 黑村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4-02
- 大树社区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2025-04-02
- 龙潭社区无花果迎来盛产期 2025-03-27
- 龙潭社区无花果迎来盛产期 2025-03-27
- 亚尼社区举办第五届“窝尼抹黑节” 2025-03-27
- 早街社区早街居民小组抚仙路中段商铺(原金龙建材市场)公开招租招租公告 2025-03-26
- 荒地变身绿美公园 2025-03-26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2025-03-26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