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60477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7-08-22 |
玉溪民营经济逆势走强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立足照足政策阳光、洒足扶持雨露、培好创新土壤,全力以赴打好民营经济发展攻坚战。截至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15.5亿元,同比增长13%。民营经济组织达17.2万户,从业人员达67.4万人。面对增长重压,玉溪民营经济呈现逆势走强态势。
健全完善制度,升级发展支撑
从成立民营经济发展指挥部,到制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再到健全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进一步强化了打好民营经济战役的组织领导制度、政策保障体系、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从顶层设计入手,健全完善制度,升级发展支撑。
在此基础上,通过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动态管理,锁定工作重点;通过强化运行协调调度,推动发展要素聚集。市融资担保公司为4户符合产业政策、具备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提升3700万元信贷担保,组织17个重点项目申报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推进包括新型宫颈癌疫苗产业化等49个项目入列省级“三个一百”重点支持项目库。
实施新一轮“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上半年向123户初创型微型企业提供1670万元的贴息贷款扶持。实施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上半年新认定56户市级成长型中小企业,全市成长型中小企业达200户。开展民营“小巨人”认定,上半年认定50户首批市级民营“小巨人”企业并集中政策资源进行扶持培育。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落实,推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项目、优势企业聚集。
优化服务环境,聚集发展合力
从切实落实领导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到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再到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创优服务,大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构建民资集聚洼地、民企发展高地。
截至6月底,全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受理通过审批事项3032件,办结率达100%。环保部门对符合环保政策的民营投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变“等候服务”为“超前服务”,审批环保竣工验收项目15项,审查规划环评2个。工商部门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放“五证合一”营业执照4625户。
市工信部门组织10个督导帮扶工作组,深入县区,走进停产、半停产民企,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全市停产、半停产民企从一季度的23户减少到19户。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兑现86户纳规升规奖励980万元。大力扶持和推动行业整合,实现了玉昆、汇溪、福玉三大钢铁企业实质性整合重组。
与此同时,通过组织400户民企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为企业节省支出3.22亿元。通过落实铁路运价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约运费支出1260万元。依托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对770户民企展开政策咨询培训,提升企业对接政策能力。开展“三个专项行动”“三项重点工程”和治乱减负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企业权益。
破解制约瓶颈,强化发展保障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金融信贷收紧,环境制约加剧,民企融资难、用地难矛盾日趋突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针对破解民企融资和用地瓶颈,强化银政企合作平台建设,大力扶持和推动民企直接融资,着力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强化民营经济发展保障。
设立企业信贷调头资金池、融资保证金池,撬动金融机构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PPP模式贷款2.3亿元,帮助民营企业贷款调头6.8亿元。强化国家对民营企业各项信贷政策落实力度,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截至6月底,全市小微企业贷款额达456.65亿元,占各类贷款余额的48.1%;较年初新增贷款35.19亿元,增长8.35%,高于各类贷款增幅3.33个百分点。
通过制定和完善扶持企业上市融资政策,对主板上市企业奖励提升至500万元,对新三板上市企业奖励提升至200万元,进一步加大了民企直接融资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市10户民企进入上市储备企业库。创新新材料成功登录中小板,5家企业挂牌新三板,60余户企业挂牌股权交易所。
与此同时,各工业园区不断创新建设开发模式,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上半年各园区累计收储土地2003.9亩,实施土地开发1870.1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为打好民营经济战役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6月底,全市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4%。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
“猫哆哩”滇橄榄浓缩浊汁等10个项目入列全省2017年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蓝晶科技等17户企业申报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今年以来,全市民企紧扣“科教引领创新发展”主线,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15玉溪行动计划”,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
围绕支持产业链延伸、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两化融合、工艺技术的装备升级提档,工信部门全力组织民企26个新产品研发项目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创新扶持。
以全面提升民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重点,大力扶持民企加快企业技术中心、专家院士工作站建设,并引导卷烟配套、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业内优势技术中心实施开放式运作。随着我市携手同济大学成立玉溪智能制造研究院,依托上海电气建成风电设备制造技术中心,将为全市民企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达90%,64户民企建立了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玉昆、沃森、太标、通变、蓝晶、万绿等一批民营企业成为省内、国内乃至世界行业领军企业,民营经济成为科技创新发展主力军。(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 舒勇)
相关阅读:
- 直击外贸第一线丨中小外贸企业逆势突围 金融机构给出“定心丸” 2025-04-30
- “美天娇”逆势上扬谋发展 2022-12-06
- 我市各类市场主体逆势猛增 2020年日均新登记116户 2021-02-04
- 新平县固定资产投资逆势走强 2020-06-02
- 中共玉溪市委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9-10-23
- 玉溪外贸逆势走强 2019-10-12
- 玉溪外贸逆势上扬 2019-09-04
- 玉溪外贸逆势上扬 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