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5860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05-29 |
“甜蜜果”助磨皮村民增收致富
近日,在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沃柑林区,果农李兴华正忙着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李兴华说,现在果子采摘已告一段落,林间管护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要为来年沃柑盛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磨皮村委会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有农户389户1611人。多年来,磨皮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甘蔗、烤烟,产业单一、效益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低,人均年收入只有3400元左右,2013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寻找脱贫致富新路子,磨皮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协调、服务作用,找准致富项目,帮助农户掌握致富技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磨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普朝忠说。
2014年初,村党总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业综合开发为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土地规模化流转,建成沃柑标准化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高效经济特色农业,盘活土地,“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磨皮村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引进“褚橙”“秋香晚芒”落户磨皮,建立“褚橙”磨皮基地4700余亩、特晚熟杧果种植基地1100亩,实现土地流转58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就地转移为公司的产业工人,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承担种植风险;土地流转的钱存入银行,村民帮助公司管理果园,在家门口务工领取工资;富余劳动力有组织外出务工;中老年人、妇女到沃柑种植基地从事绿化、卫生、养殖等方面的辅助性工作,完成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蝶变。
李兴华告诉记者:“我家流转了50多亩土地,现在每年的管护工资、采果费再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一年有七八万元的收入,比以前种甘蔗时翻了一倍。”5年多来,磨皮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党建引领强产业、土地流转促增收,实现了53户建档立卡户203人如期脱贫,村民纷纷翻建了新房、开上了汽车,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村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由省级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产业发展示范村的转变。2019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678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562元。
李兴华说,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家里建起了新房,也买了小汽车,腰包鼓了起来,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自己也成了专业的果树种植户。谈到未来,李兴华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租一点地,继续扩大沃柑种植产业,增加收入,让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黎 文/图)
相关阅读:
- 酿就甜蜜的人是幸福的——回忆江川清香斋蜜饯作坊的由来与发展 2025-03-10
- 曲陀关村草莓种植鼓起村民“钱袋子” 2025-03-04
- “华宁柑桔工”成全省技能促增收“名牌” 2025-03-03
- 无人机助“飞”乡村全面振兴 2025-02-28
- 无人机助“飞”乡村全面振兴 2025-02-28
- 番茄种植拓宽增收致富路 2025-02-21
- 新平县脱贫群众和村集体增收成绩单亮眼 2025-02-21
- 旧县社区烟菜轮作助农增收 2025-02-13
- 韩所社区:贡菜种出增收新希望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