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7643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11-06 |
玉溪“五网”建设为经济发展补短板增动能
1989年,玉溪自筹5.4亿元修建了地方性铁路——昆玉铁路;2016年底,时速每小时200公里的昆玉动车组列车的开通,标志着玉溪进入“高铁时代”;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321.3千米,领跑全省……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玉溪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奏响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强音。
时至今日,玉溪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十三五”期间,玉溪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水利、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抢抓“五网”建设大机遇,补短板,增动能,为玉溪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续力。
以路为“媒”夯发展之基
2017年11月8日,晋红高速通车,自此,成为昆曼大通道上的又一交通动脉。该路以其高驾乘感和安全性著称,图为晋红高速夜间隧道。
俗语说“要想富先修路”。玉溪虽地处滇中腹地,但交通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2015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的相关要求,玉溪积极响应并制定了《玉溪市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行动计划》,为加快以公路、铁路为主的路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在农村,结合精准扶贫,2016年至2017年,玉溪重点实施了30户以上贫困发生率在35%以上和“直过民族”户占30%以上自然村农村公路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127个贫困建制村通村道路均实现了硬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村公路15155.1公里。
元江特大桥工程是玉磨铁路(中老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该桥全长为832.2米,有6个桥墩,其中最高的3号桥墩达154米,位居该类桥梁世界第一。此外,上承式连续钢桁梁249米的主跨也将刷新世界建桥记录。图为元江特大桥施工现场。
目前,从玉溪站始发的线路有至昆明、郑州、北京和杭州。据昆明铁路局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年底玉溪站运营至今,动车高铁发送旅客345721人。
航空网布局从无到有
80年代有辆自行车就很稀奇,如今共享单车给你随便骑;从前买张摩托都是奢望,如今四个轮子的小汽车满街跑;从前乘飞机是很有身份的事,如今“打飞的”已是寻常人家的寻常事。这些出行方式的变化,一一见证了人民生活日益美好。
而日益美好的人民生活正是玉溪历届党委政府奋斗的目标。自2012年起,玉溪便开始着手航空产业的布局,历经多年努力,2016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在当年由国务院公布的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附图《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图(2030年)》中显示:到2030年,全国规划新增163个民用运输机场,玉溪位列其中。
这是玉溪航空网布局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见证。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按规划,我市9县(区)都布局了通用机场。2017年元江通用机场场址选址报送西南民航局,2018年,江川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代立项)报告获批复,标志着江川通用机场已取得建设所需的合法性审批程序,有望于今年内动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玉溪人在家门口“打飞的”将不再是梦。而随着通用机场在玉溪的落地,临空经济的发展,势必将为玉溪新一轮发展增添新动能。
能源日益丰富充裕
2013年8月,玉溪成为中国首个使用缅甸天然气的城市,结束了玉溪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家庭用气价格明显下降,为老百姓生产生活多提供了一种选择。
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天然气管道气化率达65%,天然气用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
除天然气网外,在百姓生活中发挥效用的还有电网。“这些年,我们生活中停电的情况少了,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电网保障到位了。”市发改委副主任隆勇介绍,截至2017年,全市风电装机达44.7万千瓦,光伏电站装机达20.8万千瓦,全社会用电保障率99.98%,全年平均停电时间下降到8小时内,为我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
如今得益于这些软硬件保障,一个个充电桩在城市一角竖了起来,一个个充电场逐一在中心城区有序布局,玉溪公交车、出租车开始大量采用新能源汽车,而走在大街上绿色环保的绿车牌也日渐多了起来,为玉溪生态文明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织密水网惠及民生
2008年云南遭遇百年大旱,玉溪未能幸免。2013年,杞麓湖几近干涸、绝大部分湖盆已成青青“草原”;2014年3月15日,抚仙湖水位降至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低,湖泊生态告急。为有效保护“三湖”生态安全,玉溪果断决策从华宁县盘溪镇大龙潭引水至华宁、通海、江川、玉溪中心城区及抚仙湖沿岸,缓解上述区域缺水现状,向“三湖”科学补水;同时,为沿线148.7万人提供生活用水。
同时,为弥补水利工程滞后导致的旱情,玉溪精准施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建成小坝塘2017座、引水工程4485处、机电排灌站1607站、水闸221座;建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30余万件,建成万亩以上灌溉区14处。与1978年相比,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91.32万亩增加到120.99万亩,增长32.5%;旱涝保收面积由58.82万亩增加到65.56万亩,增长1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25左右提高到0.56。
近年来,玉溪市先后实施了人饮解困、抗旱应急、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确保人畜饮水无忧。与1978年相比,玉溪建成的小(二)型规模及以上水库有592座,增长70.1%;水库总库容有75602万立方米,增长129.2%;泵站工程有1607座,增长68.4%;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5478处,日供水能力27.72万立方米,累计解决189.01万人的饮水问题。如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自来水普及率达90%。
互联网是创新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玉溪在信息化应用和信息产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互联网作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开启了云时代,打造了信息、科技、人才洼地,为聚智引才搭建了平台,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目前,华为玉溪数据中心通过了国际组织Uptime的“设计、建造”双认证,是目前国内唯一取得国际T3双认证的数据中心;联通云数据中心是云南联通建成的首个T3级数据中心,承载着联通区域国际出入口局的重要业务。
不仅如此,玉溪还在打造以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信息产业发展聚集区。启迪、猪八戒、永兴元、亿赞普等一批知名信息产业企业入驻玉溪,360企业安全集团、厦门美亚柏科等网络和信息安全企业落地玉溪……以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九龙片区和龙泉片区两个信息产业聚集区的“一核两片区”空间布局逐渐形成,并被省委、省政府纳入“一核两翼”全省信息产业布局。
近年来,玉溪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互联网出口总带宽从296G提高到1760G,移动通信基站从3500座增加到14000多座,全市267个社区和435个行政村实现光纤覆盖,4098个自然村中有3065个光纤通达,自然村光纤覆盖率达到75%,农村人口光纤覆盖率超过90%。在此基础上,玉溪互联网技术创新活力和应用潜力正在不断地释放,共享单车“走”上街头巷角,农村淘宝2.0让农产品走出“深闺”,扫码支付随处可见,社会治理信息化步伐加快。当前,玉溪市正在创建云南省首个“网络安全示范市”,明确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和培训基地的目标。今后,玉溪将下大力气抓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玉溪日报记者 张雯)
相关阅读:
- 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周建忠到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机关走访调研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周建忠到红塔区通海县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2025-03-13
- 建兴乡举办葫芦笙文化艺术节 2025-03-13
- 打开中国经济发展新天地 2025-03-05
- 周建忠会见江西福尔鑫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旺一行 2025-03-05
- 澄江市凝聚“新兴力量”激活发展动能 2025-03-04
- 干坝社区以“党建+”为乡村振兴聚势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绘就乡村新图景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