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时间里,易门县“城市管理”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名片,并开始向周边县区及大理、普洱、瑞丽等地交流经验。
近年来,易门县以“保护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改善城乡面貌、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并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易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贵祥说,易门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机制,采用信息化先进科技手段,不断加快和完善“数字城管”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助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在加强城市管理中,突出重点,通过集中抓好舆论宣传、加强执法、规范占道经营及车辆乱停乱放、加强绿化亮化管理及市政设施管理等,全力营造“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滇中水城 菌乡易门”山水园林城市。
据介绍,易门县城市管理从源头上严格把关,规范审批,在餐馆选址时,需对排污等对市容市貌的影响进行评估,并由住建局、规划局等联合审批,需符合城市规划布局才能审批通过。此外,建立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对县城建成区主街道进行监控,对毁坏公物、占道经营等行为加强监管,消除城市管理盲区,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实行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定点定岗、徒步巡查与机动车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整治,规范经营秩序。
针对城市“牛皮癣”问题,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严惩乱张贴、乱喷涂小广告行为,并在容易被张贴小广告的地方,建设5块规范、美观的小广告张贴栏,规范小广告张贴,使城区乱贴乱涂等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中心城区停车位少的问题,在城区道路规划设置了占道停车位2400余个,要求所有占道停放车辆入位顺向停放,对违章停放车辆采取扣押和电子抓拍等手段,加大处罚力度,使城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引入市场机制,加大绿化亮化管理。在绿化管护上,推行实施市场化承包机制,将建成区公共绿地承包给企业来管护,加强了城市绿化管护工作的专业化,同时,对城区道路路灯进行节能改造,道路布灯率达98%,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李贵祥说,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交站台等规划,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玉溪日报记者 吴坤娱 白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