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943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27 |
曼费小组的“蝶变”之路——从“脏乱差”到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振兴实践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乾恒
清晨,缕缕阳光穿过曼费小组繁茂的果树林,斑驳地洒落在整洁平坦的入户道路上;错落有致的傣族风格民居,在阳光的映衬下别具韵味;酸角树下的小公园里,几位老人在惬意地闲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旁的手绘文化墙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元江指导种植水稻的故事鲜活生动,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独特记忆……
然而,往昔的曼费小组却是另一番景象:临违建筑扎堆,污水肆意横流,环境状况堪忧。如今,通过污水治理、拆违治乱和产业创新发展,曼费小组不仅实现了人居环境的华丽转身,更是蹚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振兴路。
污水治理
清水润村,“肥水”惠农
“以前污水顺着路边流,下雨天走路都得踮着脚,气味更是难闻。现在,家家有小三格,污水进管网,村里干干净净的。”村民范少华指着门前的污水管网,难掩满意之情。
曼费小组的转变,得益于“五包五建”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五包”涵盖了从发动农户自筹自建,到前端设施选址、技术指导、竣工验收及项目整改等各环节;“五建”则通过改建沼气池、老旧旱厕、洗澡间,选址新建及联户建设等方式,实现生活污水前端“四水全收集”,确保厕所污水、养殖污水、餐厨污水、洗涤洗浴污水无一遗漏。
据桥头社区党总支书记陶世真介绍,在雨污分流管网及大三格污水净化池建设过程中,村里精心布设了2个大三格和73个小三格,铺设管网4000余米,实现了村庄污水全收集、全接走、全处理、全还田。中端通过管网将污水全接走,末端则靠大三格化粪池和生态氧化塘全处理,最终实现“四水全还田”。如今,雨污分流管网及大三格污水净化池已建成,沟塘渠完成清淤治理,昔日的污水成了灌溉果园的“肥水”,家园面貌焕然一新,为曼费小组的振兴奠定了生态基础。
拆违治乱
空间释放,村美宜居
“以前我家前后院乱糟糟的,堆满杂物,看着就心烦。现在前院改造成了菜园子,后院变成了小花园,我这把年纪在家种种菜、弄弄花草,日子过得很舒坦。”70多岁的村民赵有亮一边给新栽的花苗培土,一边笑容满面地说。
自“千万工程”启动以来,曼费小组以“危房和闲置旧房安心拆除”为切入点,大力整治违建。累计拆除临违厨房21间、卫生间36间、储物仓库60间。“拆不是目的,是为了腾出空间建家园。拆后土地仍归村民,只要符合村庄规划,以后想建房随时能批。”红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普文光表示。
拆违后腾出的空间,被充分用于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村民文体休闲广场得到整修美化,新增绿化面积1000余平方米,260多米长的护栏安装到位,入户道路硬化率、亮化率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超80%。曾经“杂物乱堆、沟塘发臭”的脏乱场景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村容整洁、郁郁葱葱”的宜居景致。每当夕阳西下,村民们便齐聚新修的广场乘凉闲聊,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追逐嬉戏,阵阵欢声笑语在村庄里久久回荡。拆违治乱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更为村民营造了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有力推进了曼费小组宜居化进程。
产业创新
村企升级,文旅富民
“以前买化肥、农药,要专门跑趟县城,费时又费力。现在村里就能买到放心农资,价格还便宜。”在果园里劳作的农户你一言我一语,对桥头社区成立的元江县大地服务有限公司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家村办企业切实为大家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村办企业作为桥头社区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始终在围绕村民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我们紧扣农业生产需求,统一为村民采购农资,直接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同时,积极引入科技手段,开展果林太阳能灯管护服务,购置无人机提供专业植保服务,以技术赋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陶世真介绍,“更让村民期待的是正在曼费小组加紧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预计今年11月底就能投入使用,一方面为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贴心关怀和日常服务;另一方面把闲置房间租给旅居游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初步估算,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还能带动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产业创新为曼费小组注入了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从生态美到生活富的跨越,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下一步,红河街道将重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本地特色资源、浓郁民俗文化以及袁隆平院士在元江的科研故事,整合曼费、那堕、打炭等民俗特色村资源,组团打造3A级文旅融合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导群众主动改造家园、腾房引客,持续拓宽增收渠道,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村民。”普文光表示。
相关阅读:
- 95后的“甜蜜”事业——玉溪新农人唐振惟的创业之路 2025-08-27
- 隐藏在崇山峻岭间的“山苏第一寨”——探访中国传统村落峨山县大西村 2025-08-27
- 电烤房助力“黄金叶”变真金白银 2025-08-26
- 电烤房助力“黄金叶”变真金白银 2025-08-26
- 峨山县青苔坡小组推动移风易俗见实效 2025-08-26
- “寻找身边的讲书人”系列活动火热进行 2025-08-26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开发2本符合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标准的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并配套开发数字化资源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2025-08-25
- 元江芒果:玉溪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