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150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7-10 |
从“生态美”到“产业兴”林下经济铺就生态富民路
多年来,新平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紧紧围绕“护绿、增绿、用绿、活绿”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
七月的新平大地山峦叠翠、草木葱茏。雨后的磨盘山上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走进新平健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平甸乡梭克村的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茂密的松林下一垄垄黄精幼苗傲然挺立,青翠欲滴。公司负责人李松宏正沿着垄沟仔细查看幼苗长势。据他介绍,这批幼苗已经培育了三年,将在今年底进行移栽。移栽后,这些黄精还要生长七年,共要达到十年才能采收。
目前,该公司在梭克村开发了100余亩中草药种植基地,种有黄精、重楼、天门冬、黑三七、天南星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材。公司立足优质原料优势,积极推动中草药产业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
新平地处哀牢山中段,海拔梯度明显,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全县森林覆盖率61.99%,可利用林地达330多万亩。林地间腐殖质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形成了适宜中药材生长的水热条件和微生态环境,为发展仿野生中药材种植提供了绝佳场所。林下中药材种植不仅让闲置林地重获新生,而且中药材种植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种植、看护和采收,这也给周边的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正在基地里除草的村民杨凤仙告诉笔者,自健骉公司到梭克村发展中草药种植以来,她和老伴就一直在基地里务工,由于基地离家近,活计轻松,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在这里干活。
除了务工收入,村民们还有土地流转承包收入。在公司的带动下,有的村民还在房前屋后试种黄精、重楼等中药材,这种“流转获租金、务工挣薪金、种植得现金”的多元增收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群众致富的“幸福靠山”。(通讯员 张少川 范艺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