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5660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11-20 |
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通讯员 杨彦兵 文
新平县自2014年12月被确定为省级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以来,以创建科普示范县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科普法》,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着力开展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学校、面向社区、面向群众的社会化科普活动,提升全县公民的科学素质,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创建20162020年省级科普示范县通过验收,有力推动科教兴县战略实施。
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新平县把加强科普、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地区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建设美丽幸福新平的重要措施来抓,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制订了考核标准,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和统一考核。认真实施《新平县创建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纳入工作计划,将创建指标层层分解,明确目标、责任和进度,抓好了各自责任范围内科普工作的落实。同时,举办系列大型科普活动,让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科技咨询、科普展览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自觉抵制封建愚昧思想的良好氛围和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全县12个乡镇(街道)123个村(社区)科协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主席,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成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科普宣传员。全县12个乡镇(街道)均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组建了26人组成的专家科技服务团和20人组成的科普讲师团,定期深入村(社区)为群众开展科普知识咨询、科普讲座等科普服务工作。组建了一支近820人的稳定科普志愿者队伍,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传播科技知识。
建成了新平县民族科学技术馆、青少年工作室、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为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提供良好场所和条件。全县12个乡镇(街道)均建有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和科普宣传员,并配有科普宣传服务流动站设备。
突出重点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为重点,突出重点,强化宣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在电视台开办《田间地头》电视节目,在新平科普网设立专栏重点普及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科普宣传;实施校园科技传播工程、科技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邀请高校教授对科技辅导员进行培训,给师生做科普报告,为青少年搭建讲科学、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平台;通过组织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广大农村送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举办法律知识进农村知识讲座、肉兔养殖、茶叶栽培、烤烟栽培技术等培训及科学文明生活等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等阵地实施就业能力培训工程,对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和再就业技能培训,力促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转型升级;举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报告会,组织公务员参观大型科普图片展,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锐意创新 营造科普氛围
组织文化、工信、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开展科普活动,营造大科普氛围。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科技传播,通过新平科普网、微信平台、新平科普报、新平电视台、新平农业信息网以及各乡镇(街道)、各厂矿企业自办的宣传栏、宣传简报、挂图、喷画、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全面宣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依法组建了县属学会11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1个、企业科协2个,全县97个村(社区)均有科普小组、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科普宣传员和以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工作队伍;26个社区全部组建了1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以县科协为龙头,乡镇(街道)科协为骨干,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志愿者队伍为纽带,示范基地、示范户为辐射点的科普网络体系。全面推进科普示范县建设,着力提升建设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