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189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9-10 |
古巷披“花衣”乡愁添新韵——通海县兴蒙乡“喀卓百花巷”见闻
兴蒙乡的“喀卓百花巷”。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 文/图
一个清凉的秋日,走进通海县兴蒙乡下村的“喀卓百花巷”,无数鲜花植入到民居建筑群中,绚烂的花海与古朴的巷道相互映衬,述说着高原蒙古族独特的乡愁记忆。乡村“花巷”的推出,改善了人居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游玩,打造了一个火爆网络的打卡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幅美丽的画卷
据兴蒙乡负责文化工作的何梅介绍,“喀卓百花巷”全长800米,是“中国南方蒙古族风情文创休闲康养特色小镇”项目实施的首个工程。该项目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总规划面积约4.77平方公里,按照“休闲聚集,业态升级”“历史活化,创意体验”的思路,集中打造“南国蒙乡猎奇文化板块”“云上喀卓文创艺术板块”“解甲归田康养度假板块”等特色板块。
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走进“喀卓百花巷”,仿佛置身于鲜花的海洋。鹅卵石铺成的小道蜿蜒曲折,两侧的黄土墙上装点着盛开的鲜花,海棠花、凤仙花、五星花……五彩缤纷、明艳动人,赏叶盆景五彩苏等穿插其中,与古朴的巷道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记者随便数数,巷中的鲜花有玫瑰花、月季花、灯笼花、海棠花、薰衣草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争奇斗艳,色彩斑斓。
巷子里的浪漫情调
再往前走,百花巷更是充满了自然与古朴交融的韵味。巷道两侧是爬满藤蔓的墙体,藤蔓枝叶繁茂,形成天然的绿色拱廊,阳光透过缝隙洒落,光影斑驳,营造出静谧清幽的氛围。巷道旁还布置着木质围栏,里面栽种着各类绿植,增添了生机与野趣。两侧的房屋保留着质朴的外观,有的墙面呈暖黄色,搭配灰色砖石的门头,尽显岁月沉淀后的沉静之美。漫步其中,仿佛能远离喧嚣,沉浸在自然与古意交织的慢时光里。
小巷深处分别有两口古井。一口古井周边石块堆砌,透着岁月沉淀的沧桑感,周围还生长着一些野花,增添了几分自然野趣;另一口古井井口由石块构成,较为规整,井身深邃幽暗,周围有电动车有序停放,与古井形成对比,展现出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画面。
在百花巷,每走几步,就会看到墙上挂着多块木质标牌。木牌上的文字充满了浪漫情调,如“有花的地方一定有不一样的浪漫”“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兴蒙”;倡导生活理念的“追求绿色时尚 拥抱花样生活”;带着诗意与江湖气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富有画面感的“我手捧鲜花”……这些文字或温馨浪漫,或积极向上,或充满文艺气息,为墙面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也传递出不同的美好期许。
推动乡村振兴
据介绍,“喀卓百花巷”是兴蒙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范例。它既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古朴风貌,又融入现代文旅元素,实现了保护传统和发展创新的有机结合。通过打造百花巷,兴蒙乡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还成功吸引了游客,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我市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喀卓百花巷”的打造,不仅仅是简单的花卉种植和巷道美化,更是对兴蒙乡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兴蒙乡是元代随军入滇的蒙古军队后裔聚居地,有着独特的喀卓文化,在百花巷建设过程中,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如带有文字的木牌装饰、以簸箕为“画板”的民族团结主题绘画等,增添了浪漫与文艺气息,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如今,百花巷不仅是当地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们在花海中徜徉,品尝兴蒙的特色美食鳝鱼、烤鸭、烤肉,聆听热情奔放的喀卓语歌曲,还可以到田间地头亲手采摘甜瓜、葡萄,尽情感受兴蒙乡群众的热情。
在秋日清晨,漫步在清凉的鹅卵石小路上,花香沁人心脾、凉爽惬意,让人忍不住驻足,细细品味古村与鲜花的完美契合。何梅说:“目前,兴蒙乡正以‘喀卓百花巷’的打造为契机,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全力推进蒙古族特色小镇建设,努力实现从旅游观光到休闲度假的转型,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阅读:
- 一曲《撒弦》彝乡久传扬——记江川撒弦乐省级非遗传承人彭波 2025-09-10
- 通海县第二中学食堂瓶装矿泉水类物资采购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9-10
- 新化乡创新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9-09
- 通海县第二中学食堂瓶装矿泉水类物资采购项目废标公告 2025-09-09
- 新化乡纪委一线监督让群众住上“放心房” 2025-09-05
- 通海县第二中学食堂蔬菜、水果、调料类物资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5-09-03
- 通海县者湾村喜添“云南书法小镇”名片 2025-09-02
- 老厂乡鲜笋开新路 2025-09-02
- 易门县十街乡中心学校(易门县十街中学)小卖部公开招租公告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