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3073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10 |
汪勤春:从退休教师到老人的“暖心管家”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思敏
晨曦微露,在江川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门球场上,她挥杆自如,球姿如行云流水,是学员们口中的“门球标杆”;而在堆满文件的办公室里,她戴着老花镜,协调场地、安排课程,又是千名会员心中最信赖的“汪大姐”。现年69岁的汪勤春,退休14年,日程却排得比上班时更满。她说:“我的退休生活,前半场交给了小家,后半场就让我奉献给老年群体这个大家。”
从“全国优秀教师”到“退休者管家”
退休前,汪勤春是一名拥有35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她把满腔热忱献给三尺讲台,1993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11年,汪勤春退休了。辛苦了大半辈子,本该颐养天年,可当街道干部找上门,希望她参与社区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时,她犹豫再三,最初选择了婉拒。“汪老师,像您这样有奉献精神、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不多,这份工作非您莫属。”街道干部的一番话,让她陷入沉思。
“退休并不意味着价值的终结。作为一名党员,我还能继续发光发热。”汪勤春回忆道。就这样,她接下了星云街道和宁海街道共2000多名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
让老党员有个像样的“家”
2013年,汪勤春的肩膀上又多了一副担子——担任现江川区星云街道上营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汪勤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党员活动室,让老党员有个像样的“家”。“我向社区申请了一间房,利用休息时间打扫干净,又去相关单位争取学习设备……”她回忆道。当第一次支部学习在崭新、整洁的活动室顺利开展时,老党员们投来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与认可。
支部活动方面,汪勤春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理论学习+实地参观+志愿服务+交流谈心”四结合的模式。在常规学习之外,她组织党员实地参观江川工业园区、星空小镇规划、星云湖治理等项目和现场,让大家切身感受区域发展脉搏。老党员们感慨:“汪书记让组织生活不再枯燥,我们通过这些活动更了解江川、更热爱江川了。”
同时,为让社区老年人能就近学习知识,汪勤春借鉴先进经验,结合社区实际联系师资安排课程。2020年,玉溪市第一所达到“新标”的“家门口”老年大学在上营社区揭牌成立。初期开设舞蹈、柔力球、门球三门课程,吸引了87名学员。
因其突出贡献,汪勤春先后被江川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首届新乡贤”。
“既然组织信任,我就得把队伍带好”
2017年,汪勤春开始担任江川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在她的带领下,老年人体育协会不仅积极参加市、区各类文艺表演和比赛,更将法治宣传、民族团结等内容巧妙融入文体活动中。“既然组织信任,我就得把队伍带好。”她一人身兼多职,既是法人代表,又是艺术团团长。在她的努力下,艺术团发展出管乐、旗袍等23支队伍,会员超千人。
翻开汪勤春的手机相册,满满都是老人们的活动身影。最让她动容的,是队员们那份执着的团队精神。一次舞蹈比赛前,队员陈阿姨腰痛难忍,却坚持上场:“不能因为我影响大家。”这样的故事,在艺术团里数不胜数。
还有一次,汪勤春带领艺术团在市老年人运动会的舞蹈比赛中斩获第一名。赛后,激动的队员们围住她,汪勤春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用奉献书写最美“晚晴”
谈及运动给老人带来的改变,汪勤春脱口而出:“长寿、健康、快乐。”
到2027年,汪勤春即将任满两届。她希望接任者同样是一位热心关爱老人的同志。“对老人高看一眼,即是厚爱三分。能在有生之年,为社会、为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对我来说,这就是幸福。”汪勤春表示。
采访结束时,汪勤春又匆匆赶回办公室,整理江川区第十九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的报名表。她的背影坚定而温暖,正如她在朋友圈写下的心声:“老年人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事情用心做,日子慢慢过,用柔软而坚定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相关阅读:
- 海浒社区的农文旅融合之路 2025-11-07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动员会召开 2025-11-07
- 杨政昆胡江辉到红塔集团调研 2025-11-07
- 海浒社区的农文旅融合之路 2025-11-07
- 岁月沉淀的勤劳与豁达——记峨山百岁老人李玉英 2025-11-07
- 区委党校开展专题学习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2025-11-07
- 通海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2025-11-07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点燃企业家奋进引擎 2025-11-07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峨山校区礼堂部分设备的修缮改造及文体活动演艺设备租赁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11-06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