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397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7-25 |
江川区爱心托管护航孩子暑期成长
□ 特约通讯员 陆燕
通讯员 李丹 龚怡溪
暑假期间,江川区的孩子们迎来了特别的“成长加油站”——由江川区群团联盟、区关工委联合打造的2025年暑期爱心托管班开班,14个托管点位遍布各乡镇(街道),在两周的托管服务中,420名少年儿童收获了知识与欢乐,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也迎刃而解。这项已持续四年的民生工程,已成为江川服务群众的闪亮招牌。
精准对接需求
破解“看护难”民生痛点
每天8:30,江川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教室里就暖意融融。“上班忙,顾不上孩子,暑托班真是及时雨。不仅能监督写作业,还有书法、体育、手工等课程,时间安排合理,接送方便。”家长李婧宇感慨地说。
浪广社区托管点同样热闹。学生李俊愉开心地说:“去年就来了,老师教书法,难题随时问,课外活动还丰富,这里就是暑假的快乐根据地。”
从城区到乡镇,江川区暑期爱心托管班始终坚持“按需供给”。在星云街道下营社区托管点的开班仪式上,妇联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服务细则,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亮相,并播放了防溺水安全宣传片,“朋辈教育”模式成为了特色品牌。“有喜欢的老师和伙伴,能学能玩,天天都盼着来。”学生史雪丽说。
这些场景充分体现了江川区暑期爱心托管班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将解决家长“看护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夯实民生服务基础,全面托出民生“满格”幸福。
汇聚青春力量
增添民生服务活力
“我要用专业特长带孩子们做手工、学绘画,陪他们过有意义的假期。”大学生志愿者杨卓充满期待。今年,像她这样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有50余人,他们既是课程组织者,也是孩子陪伴者。
江川区妇联主席张琪介绍,搭建“返家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既解决托管师资问题,又让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人才反哺基层”的良性循环。自2022年起,江川区已累计招募193名大学生志愿者,为暑托班注入青春活力。
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暑托班课程,更提升了服务质量,为民生服务注入新鲜血液,体现了民生服务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完善长效机制
铸就民生服务品牌
从2022年探索起步到2025年规范运行,江川区暑期爱心托管班已举办四期,服务1040人次。从几个试点到全区14个点位,从单一课业辅导到“课业+兴趣+安全”综合服务,江川区不断优化托管模式,实现“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统一。
江川区群团联盟轮值主席、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史圆表示,爱心托管班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群团联盟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模式,江川区爱心托管班已升级为综合服务体系,涵盖家庭教育指导、亲子关系辅导、困境儿童关爱等内容,目前正在将其打造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样板工程。
下一步,江川区爱心托管班将不断完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民生服务模式,让更多孩子在假期快乐成长,让更多家庭感受民生服务温度,切实托出民生“满格”幸福。
相关阅读:
- 江川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 2025-07-25
- 区总工会开展夏送“清凉”活动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