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5893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12-15 |
红塔区把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十三五”规划
年底将至,红塔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方洪比平日更加繁忙,他告诉记者,12月1日,区委、区政府开了“冲刺最后一个月,决战30天”的动员会,对稳增长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全区上下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全年及“十二五”目标任务圆满收官。“最后1个月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冲刺和决战阶段,也是谋划明年和‘十三五’的重要时刻。我们必须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贯穿到全区‘十三五’规划和明年工作当中。”方洪说。
对红塔区而言,“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冲刺阶段,当前和今后,红塔区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必须找准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与红塔区实际的契合点,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积极作为、寻求突破,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打破常规、提速发展,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为此,红塔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十三五”规划的科学谋划中,按照“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扩大开放;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三园”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基础网络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切实改善民生保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把红塔区建设成为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核心功能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
在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方面,红塔区将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和创新驱动,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力度,创新引资引智工作方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高端人才等生产要素,通过技术的消化吸收,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力争建成全省县区科技成果孵化、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成为创新能力居全省县区前列、科技进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突出的创新型城市。做强装备制造,推进生物医药、食品加工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大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将紧紧抓住全省加快“五网”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优化城镇发展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六城同创”工作,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大扶贫攻坚和挂钩帮扶力度,实现城乡区域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共同繁荣。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红塔”的总体目标,以创模和生态创建为抓手,全面实施污染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执法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在扩大开放方面,将积极推进玉溪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搭建滇中经济区域对外开放的平台,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合作,做强做大区内外贸企业,努力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为此,红塔区将继续推进教育均等化,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和优化中小学校点布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水平;推进文化机制体制创新,积极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打响聂耳文化、米线节、玉溪花灯等文化品牌,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及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