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5888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04-08 |
新常态下红塔区工业发展透视(下)
太标万台光机投产,在产业链延伸中实现了转型升级;蓝晶在行业大洗牌中依靠创新驱动站稳脚跟,逆势投资扩能抢抓下轮发展机遇。与太标、蓝晶等一批企业锁定调整转型升级目标一样,身处调整转型阵痛期的红塔区工业划定转型升级路线图,迈开了转方式调结构步伐。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以盘活优化存量为重点,巩固提升卷烟及配套产业,推进钢铁及压延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提档升级特色农产品加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以做优增量带动存量为重点,做强做大装备制造、做大做特生物医药、做精新材料新能源,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
围绕这一工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红塔区将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三区一港”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中,从消费结构升级和优化发展空间布局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以园区实体化改革为契机,加快园区建设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平台,筑巢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扩大工业经济总量。确保年内储备30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研和、红塔园区签约项目25个,开工建设项目18个,全区工业投资比重达40%以上。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构的科技创新平台。强化高层次管理、技术和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培养。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创优投资发展环境。确保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户,建成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
提档升级传统产业
卷烟厂滤嘴棒分厂肖扬介绍,为提升卷烟配套能力,企业在国内首创“棒中棒嘴棒”、“瓦楞滤嘴棒”,“通风滤嘴棒”获省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认定。创新彩印建设年产30亿只液体食品包装盒,则是在拓展非烟市场上迈出了一大步。
支持红塔集团推进品牌战略调整的同时,红塔区一批配套企业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配套能力的同时,正积极内引外联拓展非烟市场。而中烟施伟策3万吨烟草薄片项目的建设投产,将进一步推进红塔区提升壮大烟草配套产业集群。
金岭科技毛彦翔介绍,一期10万吨波形护栏板项目已建成试产,最终将形成20万吨产能,每年可拉动本地钢企6亿元销售。华盛董事长王家建介绍,企业将分两期建成百万吨合金无缝钢管项目,他希望推动本地钢企技改形成合金钢锭生产能力,实现上下游配套。
依托现有钢铁产业基础,建成40万吨管材、30万吨冷轧板、15万吨镀锌带项目后,引进金岭、华盛和汇丰80万吨焊管继续加大钢铁产业链延伸力度。在此基础上,红塔区还将引导钢企加大技改力度,重点发展车用板材、型钢、特钢、冷热轧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钢铁及压延加工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步伐。
滇雪粮油郭芮介绍,目前企业正加快推进年产9万吨菜油技改扩建项目,预计今年内可建成投产。达利二期、猫哆哩二期等一批项目也将在年内形成增量。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夯实原料种植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做大做特农产品加工,红塔区正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太标集团严永万说:“万台光机项目去年底开始小批量试产,产值5000万元。待项目达产后可实现15亿元的销售。”研和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继建成数控一期项目形成万台整机产能和太标建成万台光机产能后,还将承接数控二期以及中德、台湾产业园。
与此同时,包括恺亿特种电线电缆、建福数控镗床、水轮发电机组等一批项目将于年内开工。红塔区正积极依托铸造优势,加快发展数控机床、专用设备、五金机电制造,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产业,建设云南重要的铸造和全国知名的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维和药业总经理杨小茜介绍,新建的血塞通颗粒剂生产线将于年内建成投产,到明年可新增产值一个亿。与维和一样,万方提取浓缩项目、玉药颗粒剂及原药技改扩能、司艾特大容量注射液生产线扩建、韵雅生物药用黄腐酸等一批项目也将于年内完成投产。红塔区正全力支持沃森、维和等生物医药企业实施规模化发展,做大做特生物制药产业。
身处行业洗牌期的蓝晶正在逆势投资5.5亿元,计划将产能扩至1300万片蓝宝石基片。同时,绿光科技LDE项目将于年内建成。汇龙科技副总李亦红介绍,企业正积极推进与云南铁塔的合作,开拓电信机站后备电源市场,加快推进锂离子电池产业化。
太标太阳能启动277兆瓦国家示范光伏发电项目并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在做强光热的同时开始向光伏设备制造延伸。兴红太阳能总经理王松介绍,企业正在红塔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台平板太阳能热水器项目。随着这样一批项目的实施,将为推进红塔区做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华为数据中心落地玉溪,围绕推进国家信息消费城市,实施信息惠民、宽带乡村工程;融创天下微总部、智慧玉溪等一批项目正抓紧推进,红塔区信息产业开始初显端倪。(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