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4506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4-09-26 |
乡村美产业兴 摆依寨群众脱贫致富后劲足
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不但使峨山县双江街道摆依寨村基础设施大大改善,而且温带水果种植、牲畜养殖、乡村旅游、彝族刺绣等相关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图为村民普玉珍正在自家农家店门口边做彝族手工刺绣,边等待顾客的到来。 特约通讯员 柏云飞 摄
昔日的峨山县摆依寨村,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农民收入低,经济发展滞后。实施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后,摆依寨村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教法子、想点子、引路子,以发展特色产业和种养业为突破口,不断增强彝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后劲。
在摆依寨彝族刺绣文化传习馆里,绣娘们手工刺绣的衣服、抱枕等绣品一一展示开来,协会成员柏仙凤正在进行绣品的合成。“基本上全村妇女都会绣,老老少少相互交流,老的带着小的绣,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柏仙凤说。摆依寨村彝族刺绣文化传习馆的开办,不仅打造出独具彝族特色的彝绣品牌,还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拓宽了妇女的就业门路。
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不仅让彝族刺绣成为产业,还提高了摆依寨村的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靠种地和养殖为主的村民柏蓝会也把自家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柏蓝会说:“我们摆依寨就在公路边,来游玩的人进入村子到处逛逛,吃吃农家饭,让他们感受农家生活。”
结合峨山县实施的打造易峨高公路沿线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建设项目,摆依寨村在稳定烤烟、水稻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金丝蜜枣进行种植,年初种下的90多亩小枣目前长势喜人,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中,峨山县整合各项资金1800多万元,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基层组织、基本民生、基层示范等“六基”建设为主线,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整合资金433万元,实施了以小水窖、小水池、田间机耕路等为主的烟水配套工程,推进人畜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9个农业基础项目建设;实施以核桃、旱冬瓜、小枣等为主的经济林果种植,对全村生猪养殖实行人畜分离;投入200多万元,规划栽种核桃、竹子、金丝蜜枣,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以乡村旅游、刺绣为主的第三产业也初步发展。2013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51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97元,力争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特约通讯员 曹文学 通讯员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