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32848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3-04-25 |
记者连线地震灾区 救援官兵不惧危险助群众
玉溪日报记者连线地震灾区
救援官兵不惧危险助群众
只要灾区人民需要,即使存在危险,救援官兵也都会尽力去完成。孟磊磊 摄
连日来,成都军区驻滇某工兵团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一直在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忙碌着,即使受伤也咬牙坚持,只想着为灾区群众多抢救出一些生活物资。
在搜救幸存者、抢运物资的过程中,余震随时有可能发生,受伤情况在所难免。22日上午,救援队队员刘树才等三人在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村民王友吉的引领下,深入危房搬运一套家具时被十几片瓦砸伤。当时,原本这些瓦是砸不到刘树才的,但事发那一刻,刘树才一边高喊“老乡,危险!”一边急忙将王友吉扯到一边,但自己却被重重砸伤趴倒在地。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刘树才才在战友李怀红的搀扶下走出危房。当军医郭虎掀起刘树才后背的衣服时,发现其肩部已被瓦砸紫一大片。 (记者 吴成东 孟磊磊 黄思敏)
“爬,也要爬进去!”
——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救援队进入芦山县宝盛乡重灾区侧记
山上震落的沙石将道路阻断,救援官兵举步维艰。 孟磊磊 摄
“爬,也要爬进去!”21号早上7点13分,面对前方被滚石填埋的看不到尽头的雅安芦山县龙门乡金鸡峡地段,看着已经急行军整整一夜未眠的救援队官兵,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副团长兼救援队队长陈代荣紧锁眉头。
宝盛乡是地震后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讯中断,与外界隔绝,成了“孤岛”。金鸡峡是连接龙门乡和宝盛乡最近的一条路,作为唯一进入灾区的专业救援队,必须第一时间进入宝盛乡实施紧急救援。陈代荣望着前方令人揪心的峡崖地段,长吁了一声,因为整条路已经面目全非,看不出路的痕迹,左边是松垮的悬崖峭壁,不时有东西沙沙下落;右侧是大川河,水流湍急、险象环生。
“你们好!我们能不能跟你们一起进去?”在玉溪村引水大坝路段,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找到了陈代荣。经了解后得知,男子名叫王长生,是宝盛乡大坝村一名在成都打工的村民。地震后,他一直跟家里联系,却总也联系不上,而家里只剩下老人、妻子和孩子,“地震了,他们到底怎么样?我真的很担心!”焦急万分的王长生不禁失声痛哭。陈代荣望着现场一道道期待的目光,沉思片刻,丢掉烟头:“我们护送你们过去!”
在行进过程中,每两个队员中间夹着五六名群众,遇到崎岖难行、坡陡弯多的路段,队员们都自发当起了“拉手护卫”。道路宽时,刚好容得下两个人,窄时,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往里走,步履维艰,左边头顶是腾空的山体,右边河水涛声阵阵,让人不禁一阵阵出冷汗。“我好想回去!”一名年轻女子不时在队伍中抱怨。路况越来越复杂,路越来越险,最后,队伍只能排成百余米的蛇字形蜿蜒而上。“拉大间距!”连长欧阳良不时传话给队伍。“不敢大声喊,生怕回音都能把峭壁上摇摇欲坠的山体震下来!”欧阳良说。
“余震!余震!有落石头!就地隐蔽!”随着观察警戒哨发出警报,拳头大的一块块落石砸下来,官兵们的头盔被石头打得“嘣嘣”作响。几百米高落下的石块,砸在身体任何部位都是难以忍受的,然而,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大家似乎连疼都顾不上了。
“大家加快进度,注意观察!”分队长亢卓擦掉额头上的汗珠说。他知道,队员们肩上各扛着几十公斤重的救援器材,既要观察前方路况,又要留意脚下陡石,还要注意山上的落石,更要负责护送群众,稍有大意,后果不堪设想。
“小刘!拿给我!”“连长!不用!”“啰嗦什么!”连长欧阳良一把抢过了脸色发白的战士刘树才肩上的凿岩机。昼夜兼程地艰苦跋涉后,队员们脚底个个都磨出了血泡,加上体力严重透支,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硬撑,他们要撑下去,撑到重灾区!
路是越走越窄,越走越陡,最后两百多米,大家就只能在巨石之间的夹缝中侧身而过。两公里的路段,大家遇到强烈余震3次,前后花了1个小时。(记者 黄思敏 黄瑞 孟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