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32850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3-04-01 |
旱情直击——两个水库保供水 多方节约渡难关
两个水库保城市用水
始建于1958年的东风水库库容达到9025万立方米,是玉溪最大的中型水库。在2009年以前,东风水库承担着玉溪市中心城区生活用水和红塔区4.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部分工业生产用水的供水任务及城市防洪任务。然而,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红塔区进入特大干旱时期,当年,全区降雨量仅680毫米。此后几年,红塔区降雨量逐年下降,到2012年时,降雨量仅有581毫米。在此背景下,东风水库的蓄水一直没有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从2009年起,飞井海水库就与东风水库联合供水,确保玉溪市中心城区约26万居民的饮水安全。
“目前,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每日约需要原水9万立方米,东风水库和飞井海水库按5∶4进行配水。”3月12日上午,红塔区水库管理所所长歹雁在飞井海水库管理区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飞井海水库始建于1953年,1957年进行了二次扩建,这个库容108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建设之初主要是为了保证下游2.6万亩农田的灌溉。
2004年,政府共投资860万元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同时,设置管道引水至玉溪城。从2006年1月起,飞井海水库开始对中心城区的景观用水进行供水。2008年12月,在东风水库除险加固期内,飞井海水库承担了城市生活用水的供给,从2009年起与东风水库一起联合供水。
要承担玉溪城一半的供水任务,飞井海水库对此付出巨大。据了解,2006年以前,飞井海水库的水90%来自于九龙池,10%为径流区补水。但随着干旱加剧,九龙池的46个泉眼干枯了15个,且总出水量由原来的每秒3.75立方米锐减至每秒0.18立方米。要保证城区饮水安全,必须为飞井海水库提供新水源。
2011年12月9日,玉溪市启动“引清水河水入飞井海水库应急工程”,该工程投资1.08亿元,将15.38公里以外新寨水库及清水河的水引到飞井海水库。
据红塔区水利部门统计,从2012年3月16日引清水河水入飞井海水库成功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飞井海水库累计向中心城区输水1400多万立方米。
据歹雁介绍,目前,飞井海水库蓄水710万立方米,但飞井海水库还有九龙池和清水河两个补水点,每天九龙池约向飞井海水库补水1.3万立方米,清水河每天约向飞井海水库补水2.5万立方米。“飞井海水库每天输给城区的水最多不超过5万立方米。”歹雁说,如果雨量充沛,飞井海水库每天最多可向城区输水8万立方米。
每天供应自来水8万方
“水处理存在一定损耗,1立方米原水处理不成1立方米清水。”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副总韩明辉说。目前,玉溪的水处理大致经过预氧化、消毒、反应、沉淀、过滤、二次消毒、加压等多个环节,为保证水量、水质,常规状态下每隔48小时要清洗一次滤池,但随着东风水库的水位下降后,原水水质越来越差,8小时就要清洗一次滤池。
据介绍,为让市民喝上安全、干净的水,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增加投资,投加二氧化氯及投加泡沫活性炭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强化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的改造和管理,通过更换沉淀池蜂窝提高水处理质量等多种方式,确保水质处理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据统计,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为改造净水设备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在原水量减少、水质下降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供水安全。对此,每立方米水的成本增加0.356元,每年增加成本1100多万元。
“原水水质较差的时候,我们三四个小时就要清洗一次滤池。”韩明辉说,目前,每天9万立方米的原水处理后,可向城市居民提供7.8万立方米至8万立方米的饮用水。
据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分析,如果按照中心城区每天需要原水量平均为9.5万立方米测算,全年需要原水量3467.5万立方米,但以东风水库和飞井海水库的蓄水量测算,全年原水量的缺口还很大。“从3月11日的数据来看,现在可用的原水全部用于中心城区供水大约能支撑至7月底,中心城区供水安全形势严峻。”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称。
据红塔区水利局副局长王德荣介绍,为应对当前旱情,水利部门每月召开不少于一次的水情分析会,从目前的蓄水情况来看,7月15日以前,中心城区用水安全,但水资源储备并不乐观。
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面对严峻的用水形势,水利部门加强了水源的调度和管理。据红塔区水利局副局长王德荣介绍,随着旱情的加剧,红塔区范围内资源性缺水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水利部门按照一库一策制定了详尽的供水方案,加强水库、坝塘的管理和调度,禁止在水库内进行人工养鱼,以保证水质安全,且一般水库不直接供水至农田。
本着“先生活、后生产,先地上、后地下”的用水原则,红塔区水利部门最大限度地保证人饮安全。据介绍,目前,玉溪市中心城区已封停445口井,确需用井的地方,也按照取水许可严格取水。“人饮困难的地区才可以开采地下水,且地下水仅仅只能用来解决人饮,任何行业不可取地下水用于经营。”王德荣说。
目前,为引导合理用水,杜绝水资源浪费的行为发生,城区已经实施了阶梯水价,通过调高水价来引导市民节约用水。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发现,很多城市家庭已经有了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少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均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记者在玉溪市工业财贸学校了解到,该校投资近100万元建设了中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00吨。通过处理,学校的绿化用水、公共卫生用水、景观用水和消防用水均实现二次使用,降低了用水成本。同时该校通过挖沟引渠,把主教学楼6000平方米的斜坡屋顶、9000平方米的职教广场、1800平方米的足球场和6000平方米的篮球场的雨水收集进入两个人工湖中作为景观用水等。
记者注意到,在许多家庭,晚上洗漱时,市民会把太阳能热水器中首先放出的冷水存起来使用,把洗衣机中排出的水用于拖地板、冲厕所,把洗菜的水用于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