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842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11-05 |
“幸福院”里变化大 老人越住越舒心
工作人员给老人们发放糖果
“现在的幸福院与以前相比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有了很大变化,老人们越住越舒心了!”通海县秀山街道幸福院院长杨凤梅谈起近几年来的变化时深有感触。
穿过通海县城繁华的东街,走进东兴巷,记者来到了幸福院。2008年秀山街道滨湖社区接手代管后,这里从以前冷冷清清的“养老院”变成了现在人气渐旺的“幸福院”。
“幸福不是口头上说说的,而是让住进来的老人切实感受到的。”杨凤梅说。在她的带领下,记者在院里走了一圈。在幸福院干净整洁的院落里,几位老人正坐着晒太阳、聊天。各自的房间整洁干净,电视、卫生间等一应俱全。走上楼,另外几位老人正围坐在活动室里的电视前看得起劲。
“以前的敬老院条件没这么好,硬件、软件都不尽如人意。”从1985年建院就在此工作至今的杨凤梅说,“因为这些房屋建盖早,设施不齐全,老人生活不方便,也没有更多人愿意入住。”
2008年4月,幸福院由滨湖社区代管后,才慢慢有了改观。社区多方筹资20多万元,为幸福院翻新了住房,修建了独立卫生间,安装了马桶,配备了电视,在食堂里添置了桌椅,还设立了图书室和活动室,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数量。
目前,幸福院共有9个工作人员,他们分工明确,有护理人员、服务人员和炊事员,并在入职时都签订了承诺书。其中,护理人员承诺书中就写道:“要保持老人身体、衣服、床上用品及室内清洁整齐。白天每30分钟巡视一次,按时给患病老人服药,对重病或卧床不起的老人负责喂水、喂饭、洗头、洗脚……”“我们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护理员周志芬说,“刚开始做这行,我也怕脏,可干着干着就习惯了。我们的工作是服侍好每一位老人,时间长了老人们对我们也好,慢慢地就建立了感情,现在我已经热爱上这份工作啦!”
在敬老院里工作了20多年,杨凤梅把人们日益改变的养老观念看在了眼里。“以前送老人来敬老院里会被看做是不孝,毕竟那时的敬老院只是负责老人的温饱,谈不上什么关心。现在,敬老院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一日三餐少不了,生活有规律,大家互相成为了朋友,还有专人服侍,可以说是很温馨。”杨凤梅说,“以前到这里的13位老人中,只有一位是社会寄养,其余都是五保户。现在,这里住着45位老人,有41位就是从单位退休后过来养老的。而且,前来咨询入住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没有老人来了不想走的?”记者问。
“太多了!”杨凤梅说。随即她介绍了从通海县服装厂退休、今年81岁的王克琼大妈给记者认识。
“您喜欢幸福院吗?”
“喜欢,太喜欢了。他们照顾我们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爹妈一样,帮我们洗衣服、洗澡,早晚问安,太暖人心了!”王大妈高兴地说。
“您来幸福院多长时间了?”
“到今年9月15日就满3年了!”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入住时间。
“来了3年,会不会想回家?”
“不想回家,幸福院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