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841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08-20 |
张焱:自主创业天地宽
第一次见到张焱,这个个头不高、戴个眼镜、说话快言快语的年轻小伙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来自红河州泸西县的乐观大男孩,现在峨山县双江街道富泉村委会一个名叫小铺子的村里种植食用菌,已初具规模。
“当初考玉溪农职院时,我报考的是烟草专业,但因为班主任平时经常研究食用菌,我和老师交流较多,就多了解了一些。”张焱告诉记者他与食用菌第一次接触。
真正让他做出创业的决定还是一次出游。有一次,他到女朋友的家乡小铺子村玩,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适合种白蘑菇,而且竹子资源丰富,他有了在此创业的想法。决定到小铺子种食用菌时,他还在上大学,他的想法自然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僵持之下他做出了大胆的决定,终止学业,自己创业。他的投入和执着最终打动了父母,并先后给了他3万多块钱,还买了一辆客货两用的微型车给他。
这份投入,使他有能力建起了3个大棚,第一年就获得了7.5万元的回报。
“第一年虽然价格不是很好,但是产量相当高。”张焱说,这给了他信心。随着规模的逐渐扩大,食用菌产量开始增加,张焱去年成立了嶍盛蘑菇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了村里两户村民参与生产经营,主要面向玉溪和昆明的菜市场及食品加工厂销售。
2011年,张焱又投入10多万元,种了4亩多的白蘑菇,结果当年就获得了20多万元的毛收入,纯利润高达近8万元。
张焱学的是烟草专业,没做过食用菌研究,创业初期他只得从零学起。他从学校借了很多关于食用菌栽培的书籍来看,了解食用菌的生长习性、温度湿度的搭配和大棚的搭建,上网查找食用菌栽培的相关技术,同时向一些有经验的食用菌栽培人员请教。后来经过不断学习和亲身实践,张焱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食用菌栽培,而是更为深入地探索食用菌从种植到加工的种种问题。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还有农职院的技术支持,也让他对自己的创业有了一份底气。
“栽培食用菌是技术活,也需要很大的耐心。要想栽出高质量的食用菌,需要相当好的菌种和培养料。培养料要经过两次发酵,第一次是堆制发酵(自然发酵);第二次是用煤炭火加热后高温发酵(此次发酵直接决定食用菌质量的好坏,温度水分都要严格把握好)。”说起食用菌种植的各个环节,现在的张焱如数家珍。
当问到蘑菇未来的发展时,张焱说蘑菇种植发展前景广阔。因为不滥用化肥农药,资源要求低,近几年市场行情也不错,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就可以自己建加工厂,做深加工进行出口贸易。再加上峨山野生菌多,深加工可以打开市场,走得更远,利润也更高。
近年来,国家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因此,张焱获得成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合作社,他希望带动当地人一起把食用菌这个产业做大,大家共同致富。目前,困扰张焱的最大问题是土地,现在土地使用权一年一租的状况让他十分忧心。他告诉记者,哪怕一次性能租下五年,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投资,购置像样的办公设施,建加工厂加工人工菌和野生菌。 (记者 邢定生 易阳 周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