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12698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1-05-31 |
研和:调整种植结构促农增收
农科人员深入大棚技术辅导
5月底的阳光有些炽热,研和街道办事处秀溪村委会5组的农户陈学伟正挑水为自家的大棚番茄浇水,大棚里有的番茄仍带点青绿,有的已经红艳艳了,陈学伟边打理番茄边告诉记者,这种小个头番茄叫石头番茄,一亩的成本价是9000元,一亩产7吨算是中产,卖价好的时候一公斤番茄可卖3.7元,卖价最低的时候每公斤2元,一亩的毛收入至少是15000元左右。
据研和街道农业技术农机工作站站长苏建云介绍,番茄只是研和调优种植品种的一种,其中还包括葡萄、辣椒、菜豌豆,目前番茄680亩、辣椒1500亩、菜豌豆500多亩、葡萄3500亩,通过葡萄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草莓专业合作社、林果专业合作社和番茄专业合作社来引导农户调优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今年的菜贱伤农几乎没有影响到研和的菜农,菜农们种的菜在菜价大跌之前就全部处理完了,主要原因是因为调优了种植品种,错开了售菜时间。”在谈到今年的菜贱伤农问题时,苏建云的欣慰感溢于言表。
“去年研和满园红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共组织销售红提葡萄1000吨,实现总收入900多万元,亩产值近2.3万元,社员户均纯收入达1.5万元。该合作社以红提葡萄为主, 以市场为导向,调优品种结构,充分利用科学栽培技术,生产优质的葡萄产品,30%的产品通过区域和周边地区水果市场销售,70%的产品主要通过葡萄经销商销往河口出口越南。”苏建云说。
据了解,红提葡萄为2年挂果、3至8年达盛果期的经济作物。实践证明,种植红提葡萄具有前期投入高、生长周期长等特点。红提葡萄水果及其他农作物的轮作,既保护了耕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调优了种植结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些种植大户通过出租流转的方式把单家独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红提葡萄规模种植,建立红提葡萄种植基地。以“农产品经销商+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按照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品种,统一综合防治,合作社统一购销农资,统一销售产品的标准化要求,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实现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葡萄种植业在去年取得了一定成效,引进红提葡萄种植大户进行示范种植,建立种植基地,既改变了坝区单一纯农业的种植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为培育农业经济增长点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红提葡萄种植需要精耕细作,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1亩红提葡萄用工50个,种植1660亩红提葡萄每年用工8.3万个,可解决33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研和今年农业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高效、精品农业为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针对不同的生态条件,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围绕葡萄、白蘑菇、蔬菜、草莓等特色产业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发展科技示范户,力争引进示范高效益园艺品种2个,经济作物品种4-5个,并推广扩大,今年研和还计划引进魔芋进行示范种植。
研和街道办事处总耕地面积为21740亩,有9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20.5万元,与2006年相比增加81.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035元,比2006年增加17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