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7384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12-18 |
澄江聚才兴产持续激活发展动能
近年来,澄江市主动融入玉溪市“1+2+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坚持依托产业聚人才、依靠人才强产业,不断健全“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深化推进产才融合,以人才赋能驱动产业发展,持续激活澄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龙街街道左所社区下左所村工厂化栽培菌房内竹荪蛋长势喜人,工人们有序地把成熟的红托竹荪扭转摘下,小心翼翼地放入筐中,随后进行分拣、打包,准备外运销售。
据龙街街道左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澄江市源茂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兴武介绍,左所社区引进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赵琪博士团队,全程跟踪指导羊肚菌、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在专业团队的支持指导下,收益可观。
近年来,左所社区通过“烤烟+羊肚菌”“烤烟+红托竹荪”模式,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今年,社区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创新模式,通过“村办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种植了800亩工业辣椒。专业技术人才的帮扶指导,让左所社区的工业辣椒结出了硕果,也“燃”起了乡村振兴的“新火焰”。
陈兴武告诉笔者,厦门大学许华顺教授对他们进行工业辣椒种植帮扶指导,许华顺教授的种苗研发技术在国内顶尖。如果市场价格达到每公斤7元,依托现有的种植技术,预计每亩净收益1400元。
在路居镇下坝社区,于今年7月落地的澄江市蓝莓种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施工中,项目负责人、云南普世蓝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丽娜正在指导工人们进行移动苗床的安装。今年以来,澄江市积极引进大连大学共建蓝莓种业创新中心,领头推动全市1.5万亩蓝莓基地完成数字化栽培和智能化管理,实现蓝莓种植5.0版“智慧大脑”进田间、进山林。
近年来,澄江市通过让人才深度嵌入产业发展,以此驱动新质生产力、支撑重点产业。除农业领域外,在工业领域,培育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技术企业52户。在文旅领域,成立云南省乡村旅游协会澄江市办事处,联合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在生态领域,与中国(丽水)两山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抚仙湖流域保护科技小院,引入师生团队,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在医疗领域,实施“133人才战略”,柔性引进中山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专家和高层次医学团队。在教育领域,建立张向众专家工作站,组建名师工作室21个,认定澄江名师、学科带头人等117人,18名教师进入省教师专家库。
澄江市人才发展中心主任张博钧介绍:“近年来,澄江市全力打造柔性引才基地,通过‘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工作单位’等条件,柔性引进一批专家人才助力澄江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澄江市共柔性引进专家人才30余名,引进‘假日专家’120余名,吸引了周围各大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到澄江旅居。我们通过做优政策保障,搭建创新平台,做优人才服务保障,最终实现‘以才兴产、以产聚才、产才融合’的目的。”(玉溪日报通讯员 符亚娟 杨朔)
相关阅读:
- 区纪委监委加强监督为园区经济添动能 2025-01-17
- 财经聚焦丨各地开年会议传递哪些发展新信号? 2025-01-16
- 玉溪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床旁POCT采购询比采购公告 2025-01-16
- 甘庄街道“美丽经济”持续绽放 2025-01-16
- 县纪委监委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2025-01-16
- 澄江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2025-01-15
- 政协澄江市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2025-01-15
- 澄江年货街热闹开街 2025-01-15
- 玉溪市招才引智加强园区科协建设经验做法入选中国科协典型案例 2025-01-15
- 多措并举助力外贸稳增长(高质量发展看亮点·走一线) 2025-01-14